国产免费丝袜调教视频,国产精品 高清 尿 小便 嘘嘘,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農資導報微信訂閱號

當前位置:首頁 兩會 > 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耿遵珠:聚焦產能提升、農產品品牌與新農村建設

2025-03-12
作者:馬小如   來自: 中國農資導報網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耿店新村黨委書記 耿遵珠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噸半糧”產能區建設和平原糧區新農村建設成為推動農業現代化、提升糧食產能和促進農村全面振興的重要舉措。針對這三方面,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聊城市茌平區賈寨鎮耿店新村黨委書記耿遵珠帶來了他的建議。

圖片
一、加快推進農產品品牌化建設


當前,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推進,農產品品牌化建設已成為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增強市場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徑。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實施農業品牌精品培育計劃,打造特色農業產業集群,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

耿遵珠指出,在實際操作中,農產品品牌化建設仍面臨農民的品牌意識淡薄,生產觀念陳舊;多數中小型農業企業仍停留在“代工生產”或“貼牌銷售”的初級階段;農產品品牌化涉及市場調研、品牌定位、包裝設計、營銷推廣等多個環節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人才;品牌推廣渠道有限;食品安全問題存在隱患等問題,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對此,耿遵珠提出五點建議:

一是提升農民與農業企業的品牌認知。通過培訓、宣傳等方式,借助政府、行業協會和高校等多方力量,增強農民和農業企業的品牌意識。

二是完善品牌標準體系。幫助扶持中小型農企明確品牌定位、市場推廣、戰略規劃等核心要素,鼓勵企業從“代工”轉向自主品牌運營。

三是出臺更多扶持政策。特別是在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給予支持,幫助農民和農業企業解決品牌建設中的實際問題,激勵農民和農業企業積極參與品牌建設。

四是打通物流與數字雙通道,激活品牌推廣動能。加大對農村物流基礎設施的投入,完善冷鏈物流體系,降低農產品的運輸成本。同時,加強農產品品牌的數字化建設,提高農村電商扶持力度,拓寬銷售渠道。

五是強化農產品安全監管。加強種植、加工等環節的質量控制,確保農產品的安全性和品質。加大對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投入,提升檢測技術和能力,確保市場上的農產品安全可靠,提升農產品品牌形象。

圖片
二、支持“噸半糧”產能區建設


聊城市作為傳統糧食生產大市,糧食總產連續4年穩定在110億斤以上。為進一步提升糧食產能,還積極開展了“噸半糧”產能建設,強化資源要素整合聚集,推廣綠色高產高效技術措施,全力提升糧食產能,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耿遵珠調研發現,部分農田基礎設施不完善或者設施老化,種植主體因“惜地”隨意破壞農田排灌渠系,高標準農田后期管護不到位等問題時有發生,導致農田防汛抗旱、防災減災能力不足,這不利于糧食單產進一步提高。

同時,對產糧大市糧食獎勵資金投入有待進一步提高。由于種糧成本高、收益低、周期長,導致農民種糧積極性正在不斷降低,尤其年輕人選擇農業的意愿越來越弱,直接導致個別土地被撂荒。此外,種糧經濟貢獻低也會導致產糧縣發展受限,種糧大市本身相對財政狀況較差,進一步造成地方財政對于農業支持力度不夠。

對此,耿遵珠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持續加大基礎設施投入,提升耕地質量。耕地是農業生產的最基本要素,建議圍繞高標準農田建設等重點領域,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項目,積極開展田塊整治,完善高效節水灌溉建設、農田輸配電設施等農田基礎設施,將高標準農田建設成“噸半糧”田,進一步提升農業基礎設施條件。同時,通過大力推廣小麥秸稈粉碎覆蓋還田、玉米秸稈粉碎翻壓還田技術,增施有機肥,努力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

二是進一步完善糧食大市利益補償機制,提升種糧積極性。開展“噸半糧”產能建設,歸根結底要依靠種植主體來實現,這就要求保證種糧主體的收益。建議全面落實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小麥玉米完全成本保險、產糧大縣獎勵等支持政策,將糧食主產區或相應糧食面積、產量作為重要的測算因素,對主產區給予政策傾斜支持,切實調動農民種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積極性。

圖片
三、推進平原糧區新農村建設


平原糧區作為我國糧食生產的重要基地,長期以來為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貢獻。耿遵珠指出,對標國家戰略要求,平原糧區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仍面臨一系列亟待解決的突出問題,部分問題甚至呈現加劇趨勢。同時,耿遵珠建議,推進平原糧區新農村建設

當前,農村房屋往往缺乏規劃,私搭亂建,布局散亂;房屋結構老化,普遍存在“高齡化、低質量、零維護”的致命問題,安全隱患突出。同時,村莊周圍全部劃分為基本農田,沒有給村莊留出足夠的發展空間,缺少支柱產業,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空心化嚴重。

值得關注的還有,當前,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量資金,供水、供電、燃氣實現了戶戶通。然而,空心化村莊的村民只有在逢年過年時返鄉臨時居住,大多時間都在外務工,導致這些基礎設施使用率低,管理難、維護難,浪費了大量資金和資源。

對此,耿遵珠提出兩點建議:

一是加快推進平原糧區新農村建設。建議小村莊并入大村莊,耕地和社區集中連片發展,因地制宜制定村莊長遠規劃,確保新農村建設有序進行。加強新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縮小城鄉差距,提高農村生活吸引力,讓農民在村莊的生活和城里沒有區別。

二是推進新農村建設。不僅可以提升農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還能騰出大量的土地,來發展一些勞動密集型的企業,吸引年輕人返鄉,讓農民可以就近就業創業,增加收入,大大增加村莊的發展空間和潛力,解決村莊空心化問題。真正實現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編輯:郝銳敏

  •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六鋪炕北小街甲2號 京ICP備20003859號-1
  • 農資導報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