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化工高質量發展:高效高值利用是關鍵,綠色發展是必然選擇
2025-06-30
作者: 來自: 中國農資導報網
6月26~27日,2025中國磷化工產業發展大會暨第四屆磷系新能源材料創新發展論壇在宜昌召開。專家指出,提高磷化工行業競爭力,關鍵是資源高效高值利用,而綠色發展是必然選擇。
全國政協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長王江平指出,近年來,我國磷化工行業取得了長足進步,主要表現在:產業規模全球領先,已是全球最大的磷礦石、磷化學品生產國;產業體系較為完備,形成磷礦開采、濕熱并舉,黃磷、磷酸、磷酸鹽、磷化物等系列產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集約發展具備較好的基礎。
但也存在不少問題:我國磷化工產業綠色安全發展壓力依然較大,業內低于基準水平的磷銨產能占比仍較高,磷石膏消納水平仍待提高,磷礦共(伴)生的氟、硅、鈣等綜合利用率較低,黃磷尾氣等資源化利用有待加強,安全發展基礎仍不牢靠。
王江平表示,發展磷化工產業必須堅持綠色發展、耦合協同,守牢安全底線,促進磷礦及其共(伴)生資源開發利用,推動磷化工全產業鏈圍繞清潔生產、節能降碳、循環經濟、本質安全等加快改造提升。
王江平強調,推動我國磷資源高效高質利用,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需要在綠色轉型上下功夫。關于磷石膏等廢渣尾礦,要鼓勵企業在線、源頭無害化處理,要加強渣庫環境和安全監測。要加強資源化利用,多渠道、鈣利用、硫循環。要建立倒逼機制,強化利用率考核,限期實現以渣定產,原則上不新增渣場;要提高全行業能效標桿達標水平,加強能源優化、低位熱能利用、碳減排與碳管理、碳捕捉與利用、碳核算、碳足跡;努力拓寬產業幅延長產業鏈,要加強鈣、氟、硅、碘、鎂等伴生資源綜合利用,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加強與氯堿化工、煤化工、硅化工、能源材料等產業耦合發展;要做好物質梯級利用,實現價值最大化,三廢循環利用、黃磷尾氣集約高質利用、污水磷資源循環利用。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會長王孝峰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磷化工生產國和消費國,2024年磷化工市場規模約為400億美元,約占全球市場的40%,顯示出中國在全球磷化工市場中的重要地位。中國的磷礦資源主要集中于云南、湖北、四川、貴州等地,形成了諸多特色化工園區,為磷化工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資源保障。建設磷化工產業聚集區,有利于整合資源、提高產業競爭力,進一步鞏固中國在全球磷化工產業的領先地位,提升國際競爭力。
湖北省經信廳二級巡視員鄭晚亮表示,作為磷化工第一大省,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磷化工產業發展,認真貫徹落實工信部《推進磷資源高效高值利用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印發了《關于加強磷石膏綜合治理促進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通過強化資源保障支撐、提升創新發展能力、優化調整產業結構、推動安全綠色轉型,提高磷礦資源綜合利用水平,推動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全力打造世界級磷化工循環產業集群,實現磷化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2024年湖北省磷化工營業收入約3000億元,磷礦保有資源儲量84.6億噸,磷礦年開采量2500萬噸標礦,磷肥產量715.7萬噸,同比增長16.2%,占全國總產量的40.1%,居全國第1位。建成了全國最大食品級、醫藥級、電子級精細磷化工和高端磷復肥、新能源電池材料生產基地,芯片用超高純電子級磷酸、電子級硫酸、電子級氫氟酸等已相繼建成投產,實現了國產化替代。
宜昌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市政府黨組成員楊衛華表示,近年來,宜昌聚焦現代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及高端裝備等主導產業,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24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000億元大關,成為中部地區非省會城市經濟總量第一城。
宜昌依托豐富的磷礦資源和扎實的產業基礎,推動磷化工向精細化、高端化邁進,推動磷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邁進,逐步形成了磷化工、氟化硅、硅化工深度融合,集資源勘采、化工生產、精深加工、科技研發于一體的完整產業鏈條,培育了興發、宜化、三寧等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本土企業,招引了寧德時代、多氟多、深圳欣旺達等批新能源領軍企業,磷復肥、精細磷化工、新能源材料等產品在全國乃至全球市場占有重要份額,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工業體系安全穩定運行貢獻了“宜昌力量”。
楊衛華指出,當前,磷化工產業正面臨著綠色轉型、創新發展的時代考驗,宜昌正在加快打造世界級磷化工循環產業集群,力爭到2030年產業規模超過3000億元。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形勢下,緊扣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議題,匯聚各方智慧,共商發展大計,必將為磷化工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助力宜昌在磷化工產業轉型升級中先行先試、打造全國樣板,共同開拓磷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藍海。
湖北興發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暢介紹說,興發集團自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投身磷化工領域,歷經數十載風雨洗禮,我們始終堅持綠色、創新、開放發展不動搖,推動磷化工產業向下游不斷延伸,形成了以上游磷礦石采選、初級產品黃磷、磷酸,下游精細磷酸鹽、磷肥及高端磷系電子化學品的完整產業鏈,涵蓋工業級、食品級、醫藥級、電子級等多個應用領域,成為行業內產品系列最全、應用領域最廣的技術服務型企業之一,實現了從資源型向技術型、從粗放型向精細型的華麗蛻變。
近年來,興發集團瞄準市場需求,依托自身磷化工產業基礎,主動進軍磷系新能源材料領域,建成了磷酸鐵、磷酸鐵鋰、磷酸二氫鋰工業化生產裝置,儲備了磷酸錳鐵鋰、鈉電正極產品等十余項前瞻性技術,為后續加快推動磷化工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能源材料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劉暢指出,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加速重構,科技創新日新月異,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磷化工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既面臨著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嚴峻挑戰,也迎來了新能源、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帶來的巨大機遇。如何把握“雙碳”目標下的發展新要求,如何推動磷資源的高效、高值、循環利用,如何通過智能化改造發展新質生產力,如何依靠科技創新驅動產業邁向中高端,實現安全、綠色、可持續發展,是擺在我們每一位磷化工人面前的時代課題。
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秘書長葉麗君指出,在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際格局正經歷著深刻變化,地緣沖突和貿易摩擦不斷升溫,美國所謂“對等關稅”政策,挑起全球范圍貿易戰,引發國際社會強烈反應和全球金融市場大幅震蕩,進一步加劇了世界經濟發展的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同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突破,人工智能技術全面應用,我國磷化工行業面臨新趨勢、新挑戰、新機遇。全行業要加強產業精準供給水平,要從由單純追求產品總量的擴張,轉向著力提升效益與質量上來,加強與汽車、電子、新能源等行業的協調合作,以下游行業綠色化、高端化、差異化需求為導向優化產品結構,提升產品質量,為下游用戶提供量足質優的磷化工產品。
編輯:郝銳敏